中药材种植网
中药材种植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中药百科

中药材:羊蹄

2024-09-04 中药百科 用户投稿

【中药名】羊蹄yangti

【别名】东方宿、败毒菜根、土大黄、牛蹄。

【英文名】RadixRumicisJaponici。

【来源】蓼科植物羊蹄RumexjaponicusHoutt.的根。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根粗大黄色,茎直立,根生叶丛生,有长柄,叶片长椭圆形,先端钝,基部圆或带楔形,边缘呈波状;茎生叶较小,有短柄。总状花序顶生,每节花簇略下垂;花被6,淡绿色,外轮3片展开,内轮3片呈果被;果被广卵形,有明显的网纹,背面各具一卵形疣状突起,其表面有细网纹,边缘具不整齐的微齿;雄蕊6,呈3对;子房具棱,1室,1胚珠,花柱3柱头细裂。瘦果三角形,先端尖,角棱锐利,褐色,光亮。有3片增大的果被包覆。花期4月,果熟期5月。

【产地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采收加工】8~9月采挖,洗净,切片,晒干。生用或鲜用。

【药材性状】长圆锥形,长6~18厘米,直径0.8~1.8厘米,根头部有茎基残余及支根痕。根部表面棕黄色或黄棕色,具纵皱纹及横向突起的皮孔样疤痕。质硬,易折断,折断面黄灰色,颗粒性。有特殊香气,味微苦涩。

【性味归经】性寒,味苦,有小毒。归心经、肝经、大肠经。

【功效与作用】清热、通便、利水、止血、杀虫。属止血药下属分类的凉血止血药。

【临床应用】煎汤内服,用量10~15克;外用适量,捣敷,磨汁涂,或煎水洗。用治大便燥结、淋浊、黄疸、吐血、肠风、功能性子官出血、疥癣、痈肿、跌打损伤等。

【药理研究】具有止血作用;本品酊剂对多种致病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急性单核细胞型及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有抑制作用;尚可抑制睾酮-5&α-还原酶;并有轻度导泻作用。因含有与大黄类似成分,抑菌消炎作用较好,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本品对白血病的疗效,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地区用治急性白血病皆有一定疗效;此外,还有抗氧化性。

【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大黄酚、酸模素等成分。

【使用禁忌】脾胃虚寒,泄泻少食者慎用。

【配伍药方】①治大便卒涩结不通:羊蹄根(锉)30克。以水一大盏,煎取六分,去滓,温顿服之。(《圣惠方》)

②治产后风秘:羊蹄根锉研,绞取二三匙,水半盏,煎一二沸。温服。(《本草衍义》)

③治湿热黄疸:羊蹄根15克,五加皮15克。水煎服。(《江西民间草药》)

④治头风白屑:羊蹄根曝干,捣罗为末。以羊胆汁调,揩涂头上。(《圣惠方》)

⑤治跌打损伤:鲜羊蹄根适量,捣烂,用酒炒热。敷患处。(《福建中草药》)

⑥治热郁吐血:羊蹄根和麦门冬煎汤饮,或熬膏、炼蜜收,白汤调服数匙。(《本草汇言》)

⑦治肠风下血:羊蹄根(洗切)、连皮老姜各半盏。同炒赤,以无灰酒淬之,碗盖少顷,去滓。任意饮。(《永类钤方》)

⑧治癣:羊蹄根30克,石黄6克,雄黄6克,枯矾6克,臭菊花6克,花椒3克,共为末,真菜油调搽,或素烛油亦可。(《滇南本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

  • 中药材:预知子

    【中药名】预知子yuzhizi【别名】八月札、八月炸、八月瓜、燕覆子、八月楂、压惊子、拉拉果。【英文名】AkebiaeFructus。【药用部位】木通科植物木通...

  • 中药材:鹰不泊

    【中药名】鹰不泊yingbubo【别名】筋榄根、土花椒根、鸟不宿。【英文名】RadixZanthoxyliAvicennae。【来源】芸香科植物簕欓(勒党)Za...

  • 中药材:长春花

    【中药名】长春花changchunhua【别名】日日新、四时花、五色梅。【英文名】MadagascarPeriwinkleHerb【药用部位】夹竹桃科植物长春花...

  • 中药材:野棉花

    【药名】野棉花yěmi&á;nhuā【别名】野牡丹、土白头翁、打破碗花花。【英文名】AnemonevitifoliaBuch.-Ham.【来源】毛茛...

  • 中药材:鱼腥草

    【中药名】鱼腥草yuxingcao【别名】臭荞麦、蕺儿根、狗耳菜、菹菜、臭腥草、折耳根。【英文名】HouttuyniacordataThunb.【药用部位】三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