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书》卷二十五引《吴氏家传》。
蛤蟆一两(烧灰)甘草(炙)青黛各一分
上为细末,更入真麝少许。或儿满口有疮臭烂,落下牙齿者,以鸡翎扫上。凡用,先以盐汤漱口了,干拭用。
小儿口齿疳。
来源《囊秘喉书》。组成太阴元精石龙胆草川柏知母(盐水炒)元参川贝母丹皮金银花淡竹叶朱灯心冬瓜子生苡米用法上药各为细末。吹喉,煎服亦可。惟元精石有商酌,分量随症定...
来源《部颁标准》。组成青果浸膏100g用法制成冲剂,没袋装20g,密闭,防潮,避热。开水冲服,每次10?20g,1日2次。功用清热,利咽,生津。主治咽喉肿痛,口...
来源《理瀹骈文》。组成巴豆用法巴豆肉烧烟熏鼻;或巴豆压油于纸上,卷皂角末烧熏鼻;或用热烟刺入喉内,吐恶涎及血即醒;或巴豆仁捣烂,棉裹塞鼻;或巴豆、明矾熬,去豆取...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十六。组成竹叶一百片秦皮三分防风三分甘菊花三分葳蕤三分蕤仁三分甘草一分(生用)用法上锉细。以水二大盏,煎取一盏,以绵滤去滓,避风处洗眼,一日...
来源《世医得效方》卷十六。组成瞿麦用法上药炒令黄色,为末。用鹅涎调,逐时涂眦头。主治1.《世医得效方》:尘埃飞扬入目,粘睛不脱;或被飞砂所伤疼痛,隐涩不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