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县当归又称“岷归”。岷县位于甘肃南部的岷县,素有“千年药乡”之称。这里山峦起伏,盆地毗连,草场宽阔,山清水秀。年平均气温5.7—6度,土壤肥沃、疏松,有机质含量高,为当归等中药材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岷归2号Angelica sinensis(Oliv) Diels cv.‘mingui-2’
品种来源:系统选育
品种主要特性:
岷归2号当归品种为伞形科三年生草本药用植物,染色体基数X=11。第一年为幼苗期,株高15~20㎝,茎半直立,叶色、叶柄淡绿;主根淡黄白色,圆锥形,百苗重65g。第二年为成药期,株高30~40cm,叶片绿色,叶柄、叶脉均为绿色,为典型的2或3回奇数羽状复叶,根长40 cm左右,平均鲜根重78.5 g左右。第三年为开花结籽期,株高140 cm左右 ,茎秆、叶柄、叶脉均为绿色,花顶生,白色,种子淡黄白色,长卵形,种果千粒重1.9g,种子发芽率90.5%。
产量表现:
2003~2005年在岷县十里中药材科技示范园区区试中,岷归2号平均666.7m2产鲜当归808.2㎏,较对照增产12.2%,居参试材料第一位。其中,2003年岷归2号平均666.7m2产868.6kg,较对照增产10.4%;2004年平均666.7m2产742.3kg,较对照增产12.1%;2005年平均666.7m2产815.6kg,较对照增产14.0%。2005年在渭源县、岷县、漳县等地示范,平均666.7m2产鲜当归800.5kg,较对照增产13.8%。
内在质量:总灰分3.9%,酸不溶性灰分0.3%,浸出物68.6%,阿魏酸0.148%,质量综合指标显著优于200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标准。特级、一级品出成率分别为23.2%和29.7%,较对照分别提高2.7和3.7个百分点。
抗性表现:
岷归2号麻口病平均发病率4.4%,病情指数1.8%,较对照分别降低1.3和0.7个百分点;提前抽薹率平均14.8%,较对照降低3.7个百分点。
栽培技术要点:
当归育苗地宜选择在海拔2400~2600m ,年降水量600mm 左右的阴坡或半阴坡,要求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通气透水性好。幼苗怕强光直射,一般采用秸杆覆盖遮光。育苗时间6 月上旬至6 月下旬,苗龄100~120 天,密度3500~4000粒/m2;成药期要求666.7m2施腐熟优质有机肥5000kg,化肥纯N 16~17 kg ,P2O57~8 kg , K2O 3~4kg。合理密植,采用密植稀定独苗栽培技术,要求行距40 cm ,株距25 cm ,666.7m2保苗6000株。综合防治病虫害,推广施用高效低毒低残留且无公害的农药。;结籽期种株返青前,追施磷酸二铵10 kg/666.7m2,在抽薹期适时摘心打顶,当果皮淡白色,果穗稍下垂时及时采种。
适宜区域:
适宜在岷县、渭源县、漳县、陇西县及陇南市、临夏州、甘南州等地海拔2000~2600m ,年降水量500~600 mm 的二阴及高寒阴湿生态区种植推广。
岷县当归又称“岷归”。岷县位于甘肃南部的岷县,素有“千年药乡”之称。岷县位于甘肃南部,西连青海、南通巴蜀、东去三秦,素有“千年药乡”之称。国道212线穿境而过,交通四通八达,县城...
黄芪商品多呈圆柱形,极少有分枝,上粗下细,长10~90cm,直径1~3.5cm。表面灰黄色或淡棕褐色,有纵皱纹及横向皮孔。质硬略韧,断面纤维性,井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菊花心,显放射状纹理及裂隙。气微,味微甜。黄芪因分布区域广泛...
【别名】麻黄草,海麻黄,革麻黄,山麻黄。【来源】 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t C A.Mey.或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 Bge.的干燥草质茎。【性味】辛、微苦,温。【主要功效...
【别名】青香薷,江香薷,细叶香薷,石香薷,香荠。【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石香薷Mosla chinensis Maxim.或江香薷Mosla chinensis ‘J iangxiangru’的干燥地上部分。【性昧】辛,微温。【主要功效】香薷有发汗解表,和...
长期无性繁殖会造成品种的退化,因此采取组织培养法使传统老品种恢复优良特性或有性杂交等方法筛选更优良品种。各地优良农家品种很多。山东省组织培养育种出829等品种。还有新品种北京1号、北京2号等。地黄的农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