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种植网
中药材种植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中药材品种

商洲枳壳

2021-05-22 中药材品种 用户投稿

商洲枳壳是江西省新干县的特色中药材品种,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因原产于该县三湖镇(古城商洲),又名“三湖枳壳”。商洲枳壳,因当地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产品具有“果肉厚、外翻如覆盆、瓤瓣数较多”等特点,其药用价值的有效成分包括挥发油、总黄酮甙(橙皮甙、柚皮甙)和有机碱(辛弗林、N-甲基酷胺)等都优于其他品种。商洲枳壳在国内销售良好,在国际市场同样享有盛誉。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商洲枳壳。

 

商洲枳壳栽培历史可追溯至公元265—317年(西晋),宋朝时被列为朝廷贡品。江西省新干县于公元前3世纪(秦朝)建縣,是江西省18个古县之一,也是商洲枳壳的发源地和主产区。西晋张华(232—300年)著《博物志》中记载:“橘柚类甚多,柑、橙、枳皆是,豫章郡出其真者。”古豫章郡辖南昌、海昏、新淦(今新干)、建成、望蔡等16县,其中除新淦外,其他县没有大面积种植柑、橘、橙、柚等芸香科树的历史。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商洲枳壳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栽培技术不断成熟,产品质量更加稳定,已成为新干县乃至江西省的一个道地药材品牌,也是国家有关部门首批建议的60个大宗药材GAP建设的品种之一。由于品质优良,在市场上的销售价格一般要比湘枳壳高出2.0~2.5元/公斤。
 为发挥商洲枳壳的质量优势和品牌优势,新干县于2001年注册了“商洲”牌枳壳商标。根据《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织了对商州枳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自2006年4月19日起对商州枳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近年来,为推动商洲枳壳产业扩容增量、品质提升,新干县启动商洲枳壳振兴计划,结合产业扶贫,建设商洲枳壳生产和加工基地,决定用5年时间拿出500万元产业扶持资金发展商洲枳壳产业,建立良种繁育和种植示范基地,延伸商洲枳壳产业链条。目前,全县商洲枳壳种植面积达1.8万亩,种植户仅此一项户均可获得年纯收入8000元左右。这两年已嫁接培育了25万株商洲枳壳幼苗,力争到2019年,全县商洲枳壳种植面积将达到3万亩。

 

商洲枳壳的生产情况
商洲枳壳(三湖枳壳),在历史上享有盛名,20世纪初(清朝末期)开始衰败,1940年,全镇只有枳壳树997株,面积不足40亩,1949年后,人民政府采取了积极鼓励的政策,从技术方面给予扶植,1977年,三湖建立商洲枳壳万斤基地。[4]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商洲枳壳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栽培技术不断成熟,产品质量更加稳定,已成为新干县乃至江西省的一个道地药材品牌,也是国家有关部门首批建议的60个大宗药材GAP建设的品种之一。到2006年,新干县栽培商洲枳壳面积为1600公顷,并在七琴、溧江、桃溪等地建立了三个GAP种植示范园和两个地理标志保护苗圃基地。2004年全县挂果枳壳面积1000公顷,产量为2000吨,占全中国总产量的40%左右。由于品质优良,在市场上的销售价格一般要比湘枳壳高出2—2.5元/公斤,且没有出现过产品积压的局面。商洲枳壳在国内销售良好,在国际市场同样享有盛誉。20世纪90年代,日本津村株式会社连续8年派员专程考察商洲枳壳的生态环境、生长发育状况以及有效含量积累规律等;韩国以及东南亚诸国也是商洲枳壳及其加工制品的良好市场。

品质特色
经商品鉴定,商洲枳壳包括原产新干的臭橙和香橙两个品种,以臭橙为主。
1、商洲枳壳的外部感官特色;
外形:干品横剖面果肉厚度0.6-1.2厘米,黄白色,外翻如覆盆状(古人称之翻肚如盆口,唇状),边缘质地坚硬,不易折断;外表面呈绿褐色、棕褐色或黑褐色;瓤瓣数11—14,呈菊花状排列,汁囊干缩后呈红棕色或黑褐色。
上述特点中与其它枳壳品种相比,果肉厚,外翻如覆盆,瓤瓣数较多等特点表现突出。
香气:商洲枳壳橘柚浓郁的特殊香气,产地群众称之为“臭橙”,其“臭”字的含义在于“过香”。
2、商洲枳壳的内在质量
枳壳作为传统中药材,其药用价值的有效成份包括挥发油、总黄酮甙(橙皮式、柚皮甙)和有机碱(辛弗林、N—甲基酷胺)等。
据徐国匀等编纂《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提供的数据,中国国内市场流通的数十个枳壳品种中,挥发油、总黄酮甙和生物碱含量指标以原产新干的臭橙枳壳为最高,说明臭橙枳壳的内在质量是出色的。
药理特效
商洲枳壳作为传统中药材,其药用价值的有效成份包括挥发油、总黄酮甙(橙皮式、柚皮甙)和有机碱(辛弗林、N—甲基酷胺)等。商洲枳壳、黄皮酸橙和酸橙×枳枳壳的理化及感观性状以及不同产地的商洲枳壳的理化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商洲枳壳在内在理化性状和外在感官性状等各个方面均明显优于黄皮酸橙和酸橙×枳枳壳,且种植于新干的商洲枳壳品质最优。认为商洲枳壳的优良品质与原产地新干利用潮土或耕作红壤种植以及时空分布不均的光、热、水条件密切相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

  • 吴茱萸货少价升 发展生产正当时

    吴茱萸:以果实入药,具有温中、散寒、燥湿、疏肝、止呕、止痛的功能。除药用外,还可作香料。南方各省均有野生分布,其中江西、浙江、广西、湖南、贵州为主要产区,其品种分为大花、中花和小花,中花品种最受药厂、药商的青睐,价...

  • 四月份适宜种植哪些中药材 哪些中草药比较适合大量种植

    每年的四月适逢农谚清明、谷雨节季,此时气候适宜,光照长,适合农作物生长。而种植中药材也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中草药的种类很多,在药材市场上销售的常用中草药就有500多种。其中大部分靠采挖野生资源,人工种植的有100-200...

  • 中药材养生观光园推荐品种

    中国是中医药的起源地,在中药草上有很多值得挖掘的点,道地药材的生产数量和产值都占到了种植药材量的80%以上,所以对于中药种植而言不形成大规模很难做成产业,但是对于在农业领域融合较大的休闲农业来说,也许是一个极好的...

  • 防风新品种关防风1号

    关防风又称旁风,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根入药,关防风1号是从我国海拉尔地区野生防风中选育出的新品种,具有出苗率高、产量高等优点,适宜在吉林省长白山区和白城栽培。2014年1月通过了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登...

  • 野生刺苞菜的各种特征 刺苞菜的栽培技术

    刺苞菜又名稳木、树头菜、刺老苞,属落叶乔木或亚乔木,高3~8米,主要分布于滇中南的楚雄、保山、德宏、普洱、临沧、丽江等地,野生刺苞菜分布在海拔1600~3000米的河谷、山坡、丛林中。刺苞菜营养丰富,药食兼用,在民间食用历史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