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为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
【性味】甘、辛,大寒。
【功效主治】
石膏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功效。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喘咳,胃炎亢盛,头痛,牙痛。煅石膏收湿,生肌,敛疮,止血。外治溃疡不敛,湿疹瘙痒,水火烫伤,外伤出血。
【主要成分】
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钙。其中CaO32.5%,SO346.6%,H2O20.9%,常夹有黏土、砂粒、有机物、硫化物、铜、镁、铁等多种物质。煅石膏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钙(CaSO4)。
【药理作用】
1.解热作用
近年研究表明,单味石膏及白虎汤对实验性致热家兔均有一定退热作用。天然石膏1:1煎剂,兔直肠给药4mL,对牛乳及疫苗发热的兔有解热作用,但纯品石膏无解热作用。有研究表明,生石膏可抑制发热时过度兴奋的体温调节中枢,有强而快的减热作用,但不持久。
2.止渴作用
对因禁止饮水、内毒素引起发热、利尿剂引起脱水或高渗盐水引起脱水及辐射热等方法造成的动物口渴状态,给动物饮用石膏上清液可减少动物饮水量,即有止渴作用。
3.增强吞噬力作用
1:l的石膏Hanks液能增强体外培养的家兔肺泡巨噬细胞吞噬白色葡萄球菌和胶体金的能力,并能促进吞噬细胞的成熟。石膏的上述作用可能与其所含的钙离子有密切关系。白虎汤能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率及吞噬指数,在体外对白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功能也有促进作用,能增强淋巴细胞转化率,促进小鼠抗体生成及血清溶菌酶含量。石膏及白虎汤的促吞噬作用,可能是其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药理学基础之一。
4.镇静、镇痉作用
生石膏内服,经胃酸作用,一部分变为可溶性钙盐而被吸收,使血钙浓度增加。而抑制肌肉的兴奋性,起到一定的镇静、镇痉作用。
5.其他作用
有研究表明,石膏对人参、知母的降血糖功效有协同作用。用2.5%石膏上清液代替水给大鼠自由饮用1月,垂体、肾上腺、颌下腺、前列腺、胰腺、睾丸等器官中钙的含量下降,脾及胸腺钙含量上升。石膏浸液对于离体蟾蜍和兔心,小剂量时兴奋,大剂量则抑制。对家兔的离体小肠和子宫,用小量石膏上清液时振幅增加,大量时则紧张度降低,振幅降低。石膏上清液能抑制小鼠小肠内含物的输送。石膏还能降低血管的通透性,缩短凝血时间,并有利尿作用。
【临床应用】
1.上感、感冒及小儿肺炎等发热
①用50%石膏煎剂,每日口服3~5mL/kg体重,治疗小儿肺炎、上感、败m症及其他发热128例,服药后4小时内退热1℃以上者72.2%。
②石膏120g,麻黄、桂枝各3g,研末,水煎多次分服,治外感发热200例,疗效满意。
③石膏12~40g,柴胡9g,黄芩6g,金银花12g,荆芥6g,贯众6g,薄荷6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分3~4次口服。3日为1个疗程。治疗小儿外感发热117例,痊愈73例,显效24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5.7%。
2.大骨节病
用石膏粉每次1~3g,每I;I2次,服2~4月,治疗593例,有效率为75%~94%。用片剂治疗116例,有效率为92.3%。用石膏改良病区水质,防治大骨节病亦有较好效果。
3.肛肠病
用清凉散(煅石膏31g,冰片1.5g)1份,凉开水5份,调成糊状,治内痔出血或肛裂,取10~20mL保留灌肠,对嵌顿性内痔、肛裂疼痛、外痔发炎者,并用此糊剂涂敷,共治132例,显效129例,有效3例,有效率达100%。
4.耳廓假性囊肿
以锻石膏100g加水45—60mL搅拌均匀,使之呈可塑或流动状态,然后包埋耳廓内外侧,治疗耳廓假性囊肿57例,取得满意疗效。
5.牙疼
由生石膏、阿司匹林粉、水碱3种药物研细面,以白开水送服。治疗牙疼50例,结果经用上药13服治疗后,显效27例,有效2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m.nczfj.com/。另有用二石汤[生石膏50g,代赭石30g,生地50g,川牛膝30g,大黄10g(后下),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胃火牙痛168例,总有效率达97.6%。
6。褥疮
对46例Ⅲ期褥疮患者,用0.9%生理盐水冲洗溃疡面后,用消毒棉棒外涂石膏参柏散(煅石膏40g,苦参、黄柏、五倍子、大黄各30g,青黛10g)进行治疗。结果:1个疗程后痊愈36例,占78.3%;2个疗程治愈5例,占10.9%;3个疗程治愈3例,占6.5%;4个疗程治愈2例,占4.3%。
7.甲沟炎
采用石膏加酒精甘油合剂(每100g石膏加70%酒精80mL,再加纯甘油40mL)局部涂敷的方法治疗甲沟炎患者66例,取得满意疗效。
8.其他作用
石膏充填治疗骨髓炎、骨结核所致骨质缺损12例,经充填后,可见血钙在早期多升高,骨痂出现丰富,骨化过程加快,结果全部治愈。
【出处】
出自《神农本草经》。
1.陶弘景:草蒿,处处有之,即今青蒿,人亦取杂香菜食之。
2.《蜀本草》:《图经》云,青蒿叶似茵陈蒿而背不白,高四尺许,四月、五月采苗,日干,江东人呼为卂蒿,为其臭似卂北人呼为青蒿。
3.《本草图经》...
【出处】出自《中药志》【别名】全皮、前皮(《中药志》),小柳拐、山救驾(《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木犀科植物黄素馨的根。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或鲜用。【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黄素馨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asmi...
【别名】石生繁缕(植物名),石灰草,小伸筋草。【植物形态】接筋草是蔓生草本。茎基部匍匐,纤细,上部半直立,高达1米许,髓部绵软有强力,不易折断。叶对生,卵状长圆形,先端锐尖,基部楔形至近圆形。聚辙花序顶生,疏松;萼片5,长圆状披针...
【别名】青龙筋。【植物形态】捆仙丝是多年生缠绕藤本。茎细弱,多分枝,绿色。叶对生,狭披针形,长3—4.5厘米,宽5—10毫米,全缘;叶柄短,长2—3毫米。辙形花序腋生,具少数花朵;花冠钟形,淡绿色。菩荚果纺锤形,长4&mda...
见血飞 【别名】刺异叶花椒(植物名),刺三加,红三百棒。【植物形态】见血飞是灌木或小乔木,高2—6米,具稀疏的皮刺。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具3—5小叶;小叶片宽卵形至长圆形,长4一12厘米,宽2—5厘米,革质,边缘有针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