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地胡椒,通天窍,地芫荽。
【来源】为菊科植物鹅不食草Centipedaminima(L.)A.Br.etAschers.的干燥全草。
【性昧】辛,温。
【功效主治】鹅不食草有通鼻窍,止咳的功效。用于风寒头痛,咳嗽痰多,鼻塞不通,鼻渊流涕。
【主要成分】鹅不食草含挥发油、三萜类、三萜皂苷、甾醇类、黄酮类、鞣质、树脂、香豆素、氨基酸、有机酸及维生素A等。挥发油中为桉油精、樟脑、马鞭草烯醇、反式醋酸菊烯酯、香芹酚、1,2,3,6一四甲基双环Ez,2,23-2,5一环辛二烯、异石竹烯、石竹烯、香柠檬醇、里那醇醋酸酯(linaloolacetate)等,其中以反式醋酸菊烯酯的含量为最高,达59.06%。
【药理作用】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鹅不食草50%~100%浓度的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乙型链球菌、甲型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卡他球菌、伤寒杆菌、宋氏痢疾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副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实验菌株均呈高度敏感。25%~50%浓度的煎剂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鹅不食草对钩端螺旋体(黄疸出血型)也有抑制作用。其1:8400浓度蒸馏液能够抑制流感病毒。在体外,l:2煎剂有驱蛔虫的作用,杀灭有效率为40%。还具有抗疟原虫活性,其ICs。值为9.42肚m。
2.抗炎作用:鹅不食草挥发油对小鼠棉球肉芽肿和蛋清致大鼠足肿胀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明显减少大鼠炎症组织中组胺的含量,其挥发油对急、慢性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与抑制炎性介质组胺和5一羟色胺的释放有关。
3.止咳、祛痰、平喘作用:鹅不食草挥发油及乙醇提取液有止咳、祛痰、平喘的作用,但沉淀物止咳、祛痰作用几乎不明显。
4.抗肿瘤和细胞毒活性作用:鹅不食草水煎浓缩液有抗突变的作用,乙醇提取物有较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从该植物中分离出来的a-次甲基-r-内酯结构的化合物,具有抗肿瘤和细胞毒素活性。鹅不食草的粗提物还有抗白血病活性。
5.抗过敏作用:在PCA实验中鹅不食草的乙醚、甲醇和水提物均具有很强的抗过敏活性。从中分离得到3个黄酮、两个倍半萜内酯和1个酰胺类化合物,这几种化合物都可以抑制组胺从mast细胞释放,其中黄酮和内酯在PCA实验中显示出很强的抗过敏活性。
【别名】姜,鲜姜。【来源】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officinaleRosc.的新鲜根茎。【性昧】辛,微温。【功效主治】生姜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的功效,主要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主要成分】主含挥发油。油中...
【别名】南薄荷,龙脑薄荷,苏薄荷。【来源】薄荷为唇形科植物薄荷Menthahaplocalyx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性昧】辛,凉。【功效主治】薄荷有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的功效。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
【别名】白菊花,甘菊花。【来源】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morifoliurn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性昧】甘、苦,微寒。【功效主治】菊花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的功效。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主要成分】...
【别名】绿升麻,空升麻,鸡骨升麻。【来源】升麻为毛茛科植物大三叶升麻Cimicifugaheracleifoliakom.、兴安升麻Cim-icifugadahurica(Turcz.)Maxim.或升麻CimicifugafoetidaL.的干燥根茎。【性昧】辛、微甘,微寒。【功效...
【别名】芫荽,香菜,园荽。【来源】香菜为伞形科植物芫荽CoriandrumsativumL.的干燥全草。【性味】辛,温。【功效主治】香菜有发表透疹,开胃消食的功效。用于风寒感冒,麻疹不透,饮食不消,纳食不佳等症。【主要成分】香菜中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