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种植网
中药材种植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中药百科

生姜的功效与作用

2021-05-22 中药百科 用户投稿

【别名】姜,鲜姜。

【来源】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officinaleRosc.的新鲜根茎。

【性昧】辛,微温。

【功效主治】生姜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的功效,主要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

【主要成分】主含挥发油。油中有姜醇、a一姜烯、p红没药烯、芳姜黄烯及桉油素等萜烯成分。所含辣味成分为姜酚(姜辣素)、姜酮类(Zingerone)、姜烯酚类(shogaols)、姜二酮类(zingerdiols)等。此外,尚含六氢姜黄素、二苯基庚烷类、维生素和氨基酸等。

【药理作用】

1.抗炎、抗过敏作用:生姜挥发油灌胃,能明显抑制组胺和醋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炎症和大鼠蛋清性足跖肿胀有显著抑制作用,能抑制肉芽组织增加,使胸腺萎缩,并能增加肾上腺重量,表明生姜挥发油有抗炎作用。生姜挥发油灌胃,对豚鼠过敏性支气管痉挛有保护作用,对卵白蛋白所致过敏性肠肌收缩有抑制作用,亦能拮抗组胺、乙酰胆碱引起的豚鼠回肠收缩反应,其作用随剂量加大而增强。

2.促进胃液分泌、保护胃黏膜作用:给犬灌服生姜煎剂,犬胃液及游离酸分泌增加,脂肪分解酶的作用增强,胃蛋白酶的作用下降。给大鼠灌服后,大鼠胃液分泌量、胃液总酸度及总酸排出量均增加。生姜中的姜烯、姜辣素能刺激胃黏膜合成和释放具有细胞保护作用的内源性胃蛋白酶原(PG),从而保护胃黏膜损伤。

3.护肝、利胆作用:生姜油、姜辣素、姜辣烯醇等能抗肝损伤;生姜的丙酮提取物还具有利胆作用,并能抑制胆结石。

4.止吐作用:生姜浸膏有末梢性镇吐作用,浸剂能抑制硫酸铜引起的动物呕吐。其镇吐的有效成分为姜酮和姜烯酮。

5.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生姜有强心作用,生姜醇提取液对麻醉猫血管运动中枢有兴奋作用,并可直接兴奋心脏。正常人口嚼生姜lg(不咽下),可使血压平均升高11/14mmHg,对脉率无显著影响。用姜烯酚给大鼠静脉注射,使大鼠血压呈暂时性降低,继则上升,以后又持续下降的三相性变化,升压作用能被特拉唑啉所抑制,降压作用能被切断迷走神经所抑制。生姜汁能明显改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神经病学症状,延长被动眭条件反射潜伏期及减少错误次数,提高记忆能力,显著缩小脑梗死面积,显示生姜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6.降低胆固醇作用:生姜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载脂蛋白β的水平,但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无影响。

7.对免疫系统的作用:生姜对小鼠抗体产生、空斑形成细胞、花环形成细胞(RFC)数有促进作用。对小鼠应激所致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下降,有促进恢复作用。生姜提取物对x线引起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功能的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高、中、低剂量的生姜提取物对X线引起IgG的降低均具有拮抗作用,适量的生姜提取物对X线引起的免疫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8.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生姜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宋氏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P/N值有显著下降作用;生姜水煎剂对伤寒杆菌、霍乱弧菌、沙门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堇色毛癣菌、阴道滴虫有一定抑制作用m.nczfj.com/。生姜挥发油中的单萜醛类中,紫苏醛、橙花醛和香味醛具有很强的抗真菌活性。生姜液有较好的杀灭日本血吸虫尾蚴的作用,生姜原液在3秒内可迅速杀死日本血吸虫尾蚴,已杀灭的血吸虫尾蚴对实验动物无感染性。直接涂抹生姜液的小鼠组对日本血吸虫尾蚴的感染率为18.18%,减虫率达95.99%。

9.抗氧化活性:鲜姜的提取物(5.56mg/m1)有清除氧离子自由基的作用,可缓解氧自由基诱发的氨基多糖解聚反应,有利于维护结缔组织、骨关节的生理功能,可控制某些炎症的发展。鲜生姜提取液0.8ml(含0.49生药)对四氯化碳导致的小鼠肝SOD酶活力下降有明显回升作用,并能较强抑制四氯化碳造成的脂质过氧化作用,降低肝脏中LPO含量,提示生姜有抗氧化作用。

10.其他作用:姜和其他姜科植物的一些辛辣成分有抗肿瘤作用。生姜醇能抑制12一◇十四酰佛波醇-13-醋酸酯(TPA)所致的小鼠肿瘤,与辣椒素协同对小鼠癌症有化学抑制作用。6一生姜醇可明显抑制7,12-双苯蒽引起的雌性ICR小鼠的表皮乳头状瘤生成,也能抑制佛波醇酯诱发的炎症。生姜具有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姜烯酚对豚鼠有镇咳作用,生姜挥发油对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此外尚有解热、镇痛、发汗、抗惊厥、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生姜醇提物对雄性小鼠的生殖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毒副作用】生姜的毒性很低。但生姜含致癌物质黄樟醚(人汤煎煮后可使之降低),腐烂霉变的生姜含量尤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

  • 薄荷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南薄荷,龙脑薄荷,苏薄荷。【来源】薄荷为唇形科植物薄荷Menthahaplocalyx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性昧】辛,凉。【功效主治】薄荷有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的功效。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

  • 菊花的药理作用

    【别名】白菊花,甘菊花。【来源】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morifoliurn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性昧】甘、苦,微寒。【功效主治】菊花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的功效。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主要成分】...

  • 升麻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绿升麻,空升麻,鸡骨升麻。【来源】升麻为毛茛科植物大三叶升麻Cimicifugaheracleifoliakom.、兴安升麻Cim-icifugadahurica(Turcz.)Maxim.或升麻CimicifugafoetidaL.的干燥根茎。【性昧】辛、微甘,微寒。【功效...

  • 香菜的功效

    【别名】芫荽,香菜,园荽。【来源】香菜为伞形科植物芫荽CoriandrumsativumL.的干燥全草。【性味】辛,温。【功效主治】香菜有发表透疹,开胃消食的功效。用于风寒感冒,麻疹不透,饮食不消,纳食不佳等症。【主要成分】香菜中含...

  • 淡豆豉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淡豆豉又名香豆豉,香豉,豆豉,炒豆豉。【来源】淡豆豉为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moz(L_)Merr.的成熟种子发酵加工品。【性味】苦、辛,凉。【功效主治】淡豆豉具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的功效。用于感冒,寒热头痛,烦躁胸闷,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