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种植网
中药材种植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中药百科

淡豆豉的功效与作用

2021-05-22 中药百科 用户投稿

【别名】淡豆豉又名香豆豉,香豉,豆豉,炒豆豉。

【来源】淡豆豉为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moz(L_)Merr.的成熟种子发酵加工品。

【性味】苦、辛,凉。

【功效主治】

淡豆豉具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的功效。用于感冒,寒热头痛,烦躁胸闷,虚烦不眠。

【主要成分】

淡豆豉主要有大豆异黄酮类(Soybeanisoflavones),包括大豆黄素(Daidzein)和染料木素(m.nczfj.com/)。还有纤溶酶、豆豉多糖、皂苷、游离氨基酸等。

【淡豆豉的药理作用】

1.降血糖作用

淡豆豉80%乙醇提取物及乙酸乙酯提取部分、正丁醇提取部分均有一定的降糖效果,其中正丁醇提取物降糖效果更为明显。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大豆总黄酮在离体及整体实验中均有显著扩张冠脉、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作用,同时可见冠脉阻力降低、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小、血压下降等现象。大豆苷元有明显抗心律失常作用,大豆皂苷对培养心肌具有钙通道阻滞作用。淡豆豉提取物对心肌缺血有一定保护作用。

3.溶栓作用

将豆豉溶栓酶和磷酸盐缓冲溶液(PBS)对照,测取对兔静脉血的体外凝血时间(CT),结果是豆豉溶栓酶组,CT超过1小时,而PBS组CT为(5.0±3.0)分钟,显示豆豉溶栓酶在体外有明显抗凝作用。

4.抗肿瘤作用

淡豆豉的乙醇提取物具有抑制肝癌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并和时间、剂量呈正相关,淡豆豉的石油醚提取物抗肿瘤作用很弱。淡豆豉的乙醇提取物中主要含异黄酮、皂苷等,是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成分。

【临床应用】

1.感冒

豆豉12g,清洗干净,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煎成浓汤服用。每日服用1剂,分2次服之,对感冒有效。

2.失眠

用以豆豉为主药的栀子豉汤加味治疗不寐43例,显效34例,有效7例,无效2例。

3.痤疮

栀子豉汤加减方治疗痤疮12例,12例病人除l例症状、体征仅有好转没有治愈外,其他皆治愈(以面部痤疮消失并近期不再新生为准)。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91.7%。

4.断乳后乳房胀痛

豆豉60g,加油与米饭同炒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

  • 木贼草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木贼草,节节草,锉草,节骨革,擦草。【来源】为木贼科植物木贼EquisetumhiemaleL.的干燥地上部分。【性味】甘、苦,平。【功效主治】木贼有散风热,退目翳的功效。用于风热目赤,迎风流泪,目生云翳。【主要成分】含挥发油...

  • 石膏的功效与作用

    【来源】为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性味】甘、辛,大寒。【功效主治】石膏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功效。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喘咳,胃炎亢盛,头痛,牙痛。煅石膏收湿,生肌,敛疮,止血。外治溃疡不敛,湿疹瘙痒,水火烫伤,外伤...

  • 青蒿的作用

    【出处】
    出自《神农本草经》。
    1.陶弘景:草蒿,处处有之,即今青蒿,人亦取杂香菜食之。
    2.《蜀本草》:《图经》云,青蒿叶似茵陈蒿而背不白,高四尺许,四月、五月采苗,日干,江东人呼为卂蒿,为其臭似卂北人呼为青蒿。
    3.《本草图经》...

  • 荃皮

    【出处】出自《中药志》【别名】全皮、前皮(《中药志》),小柳拐、山救驾(《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木犀科植物黄素馨的根。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或鲜用。【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黄素馨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asmi...

  • 接筋草 (又名石生繁缕,石灰草,小伸筋草)

    【别名】石生繁缕(植物名),石灰草,小伸筋草。【植物形态】接筋草是蔓生草本。茎基部匍匐,纤细,上部半直立,高达1米许,髓部绵软有强力,不易折断。叶对生,卵状长圆形,先端锐尖,基部楔形至近圆形。聚辙花序顶生,疏松;萼片5,长圆状披针...